首页 / 教育 / 正文
许知远×林小英:一本率低至5%、20年未变,一两个清北生掩盖不了县中塌陷

Time:2024年10月25日 Read:63 评论:0

不把教育变成一场以分数为砝码的市场竞争行为,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守住本真,期待县域教育重新闪烁它独有的光芒。


——女同事说



#


点赞、在看,顺便★标俺们

四舍五入做新东方精神股东!


近几年“一生无法GAP的中国人”是网络讨论的热点话题,在如今的教育体系下,几乎每个人都在走着同一条道路:


寒窗苦读、考研考公、生怕错过一年就错过“应届生”身份、大厂当牛马、裁员危机……


最近,节目《十三邀》许知远对话了北大教授林小英,就谈到了这个问题,在聊到社会运转时,许知远说道:


“就是一个巨大的机器,

已经一直在运转了
而且更加速地运转
你改变机器是很难的嘛”



对于这种“不容易出错”的稳定人生,林老师认为这是反人性的,我们可能无法扭转社会这个大机器,但人要自救——人要具备“脱嵌”的能力。



林小英教授长久关注这方面的话题,她在《县中的孩子》一书中深度剖析了县城乡村的教育体系。


今天,我们再度将这篇文章分享出来,共同回顾。



“空心学校”“不出成绩”“走不掉的才去县中”,这是外界对县域教育的普遍看法;


“喘不过气”“难看到未来”“无能为力”,这是县城学校师生对自身处境的评价。


如果说,县域教育一直如此,那以上话最近语可能不会使人如此心痛——事实则是,县域教育曾经辉煌过:


在本世纪初的北方某县一中,隔一两年就能有清北生,每年考上600分的学生能有七八个,一本率也很高;而在另一所县中,“学校根本不用担心生源,一个年级16个班,2个重点班、2个复读班、10个普通班,还有2个班专门塞各路关系户。”


它们不是个例,只不过,如今的大部分县中,能考上一本的学生寥寥无几,遑论清北。


根据教育部统计,2021年,村镇普通高中在校生超过1300万,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的一半。


图源:教育部官网


中国2000多个县容纳了全国50%以上的学生,县域教育,无疑是中国教育的底色,是目前基础教育最主要的承担者,是中国教育改革版图中的基层。


而且谈及县域教育,大家习惯把“经济不够发达”与之相连。实际上,有国家级贫困县和扶贫攻坚县,也有全国百强县。


所以当教育改革越来越以优势地区的优质学校为蓝本,倡导和引领“拔尖创新”式的精英教育时:


我们更需要关注处于基层的县域教育状况,有必要思考,由盛转衰的县域教育,问题究竟出在哪?希望又在何方?

01

流失的生源与出走的师资

在县中的黄金年代,每年出几个清北生是常态,而现在前几名可能只能刚好读个普通985,甚至连211都上不了。


除了校内尖子生的去向,一本率是一个更加明确而残酷的指标。


广东一县中现在的一本率是5%左右。但“5%”背后真正的问题并不出在有多低,而在于自从2000年以来这个数字就没有变过。


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广东全省的一本率则节节攀升,2020年已经达到15.03%。


图源:@非凡油条


而县中从辉煌到塌陷背后,是生源的严重流失。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从深度调研涉足的广东、陕西、安徽、湖南、江西、河北等省份的县域来看:


全县中考前100名的学生中,至少有一半都被所在的市、省会城市中学挖走,如果细化到中考前20名,留在本县读高中的人数几乎为零或个位数。


城市和发达地区对资源的“虹吸效应”、一些“超级中学”凭借雄厚财力、优越办学条件,快速吸引优质生源和教师集聚等,都是导致县城优秀生源大量流失的主因。


这也能理解,县域之间、县市之间甚至跨省的行政辖区之间,构成了教育系统内的竞争市场,在单一的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评判标准面前,生源就成为这个市场的流动资源,高考升学率就是市场的价格信号,生源争夺便是自然而然的市场竞争行为。


“出走”已经成为许多县城中学里反复上演的主题,不仅仅是学生,老师也是如此。


图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1个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明确规定“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可见,优秀师资流失已经成了县域教育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只不过,从现实情况看,这一现象的产生不只是发达地区学校争抢的结果,还有教师自身想要“出走”的主观意愿。


一方面,生源的流失让难免让教师无力,“好学生走了,工作价值体现不出来。”再努力,在绩效上好像也看不出成果;


而且有的学校里行政级别的干部特别多,教师的自主性被干涉,工作量与工资职称不匹配,压力还大,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广东某县中的一名化学老师就曾反映:“我辛辛苦苦上一个月的才领100多块钱,那些领导什么都不用做,随便就是一两千块钱,你说这样怎么提高我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收入和待遇问题是不争的现实,河南某县城在编初中教师分享自己每月实拿工资仅1000多元:


图源:小红书


教师历来被看作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但光环之外,老师也需要面对现实的柴米油盐,需要有职业理想,也需要有饭碗。


而工资和待遇问题难以解决,加上县城用于建设的财政资源有限,教师的薪酬空间、教育类奖金不断被压缩:


再对比市区高中有着更高的工资待遇、更多评职称的机会、更好的发展空间。相较之下,出走似乎不难理解。


县中师生流失严重、教师更新困难、教学质量下滑,群众对于县中的教育满意度下降,进一步导致师生流失和质量下滑,陷入发展的恶性循环:


这将本就身处困境、被抽空的县级中学,推向更加迅速的塌陷之中。

02

夹击中的校长与学校

当某一所县中学校出问题时,校长似乎总是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归因的“重点对象”。


不过,当我们深入了解一名县域学校校长的工作时,发现问题并不是指责校长就行那么简单。


在一位农村中学校长的自画像里,他的前方是大河和高山,但他不能停下,因为他的身后是老师、家长以及学生。


而这幅画的批注,则将这位校长的沉重压力与无奈心态清清楚楚地展示出来:“难以跨越的河,难以翻越的山,难以带着前行的人。”


图源:@玉州教育


这位校长不是一个人。


近年来,大部分县域学校校长都面临着学校资源匮乏和“杂事”过多的烦恼。


学校资源匮乏,说得直白一些就是缺人和缺钱。


缺人,主要是指缺乏优质师资。


某镇中心学校的王校长在新学期开始就因为下辖小学缺老师的问题而头疼不已。由于该镇教师存在结构性超编问题,所以他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找代课教师,然而代课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还存在“上到学期中,突然说他不干了”的情况。


优质、稳定师资的缺乏促使这些校长们对教师们的管理采取尽可能宽松的态度,与之对应的就是,校长们要承受来自上级部门的压力。


在王校长所在的县份,如果某个年级连续三学期的期末平均分排名倒数第一,那么中心学校的校长就要进行公开检讨。


除此之外,上级部门分配下来的事情和其它部门协同开展的联合行动也占据了校长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于是,在面对生源被争抢的现实面前,即便是校长也很无力。


前几年,城区学校跨区招生,县域学校的优质生源被“掐尖”,尤其是在私立学校的参与下,生源流失更加严重——成绩没有那么好的孩子,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宽裕,也可以到城区的私立学校就读。


近年来,在政策的约束下,公立学校渐渐不再跨区招生,但私立学校仍然可以这样做。只不过,私立学校虽然有着不错的高考成绩,但却存在增加民众经济负担、破坏教育生态的弊端。


尤其是后者,就如某县域学校校长所言,良好的教育生态,应当是让“初级——中级——高级——顶尖”的学生呈金字塔状的分布,可是私立学校的出现,却破坏了这样的生态。


某私立高中收费标准 图源:@家国春秋时镜


也有学校积极求变,比如托管方和学校管理团队的加入,市场激励与基础教育托底结合。


托管方的加入,确实为某县中引入了具有坚实办学经验的校长团队,搭建了接触其他各地优质教育的桥梁,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方面,推行扁平化、分布式的体系,下放权力来激发教师的活力与创造力。


但合同简单粗暴,以高考升学率的提高作为合同是否实现的唯一标准。没有回归教育本真,只为了抓高三。


被重重困难夹击的校长,在县中塌陷的境况中,也很难有太多施展。


03

破茧:县域学校的改变与传承


虽然县域教育面临很多难题与危机,但我们不难看到,上至国家、下至学校,都早已在着手改善。


随着政府要求高校招生分出“国家贫困专项”特定比例或名额给国家级贫困县或扶贫攻坚县,生源掐尖和流失的现象有所减缓。


为了限制学生都涌向市属名校,政策还规定了公办普通高中不得跨区招生。


2021年的“两会”提出要振兴县域教育。2021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其中提到要重视“县中塌陷”现象,解决好“超级中学”、民办高中跨区域掐尖招生,破坏区域教育生态的问题。


所以,当我们说到县域学校的时候,也不能把它们“一棍子打死”,已经有很多县域学校在走出困境。


上周,在《最高分仅超一本线10分:县城中学再难出清北,学生正被“剩下”?》一文的评论区中,大家给我们分享了很多优秀的县中


以湖南常德为例。常德位于湖南西北,据统计,该市人均可用财力排名全省第七,生源基数排名全省第九,综合条件并不突出。


在本世纪初,常德的县中同样面临师资出走、生源流失、资金短缺等问题,但当时的领导班子和学校都十分重视。


让全市高中均衡发展,不搞“超级中学”,不允许跨区招生和抢挖师资;筹集资金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动新的教学模式入校园,开展教研活动;与周边省市互帮互助……


这些经验,让常德的县中“东山再起”。


常德市澧县二中校园 图源:@湘微教育


不过,在县域学校改变的过程中,有些质朴的东西应当被留下。


林小英至今仍记得,一次调研中,十个中小学的校长,开车走几十公里的盘山悬崖公路,追到几十公里之外的镇上,想面对面交流一些想法。


他们在明知道学生是经过几轮筛剩下的,仍然想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值得一生回想的学校教育体验,滋养当地教育。


有人认为县域教育的衰败是自然演进的结果,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县域教育也确实处于竞争生态链的末端。


但正如林小英所说,“基础教育不应该是这样一种适者生存的模式,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教育越应该给人以希望。”


县域教育就像一块干涸太久的土地,只要浇一桶水下去,真的就会有种子发芽。


不把教育变成一场以分数为砝码的市场竞争行为;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守住本真,期待县域教育重新闪烁出它独有的光芒。



参考:

[1]林小英: 《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2]玉州教育: 一群农村中学校长正在负重突围

[3]家国春秋时镜: 私立高中能够大行其道的背后

[4]湘微教育: 湖南常德市普通高中大面积高质量现象调查 | 中国教育报头版连载

[5]瞭望智库: 学生能让老师“留级”?湖南一老牌县中“触底回升”

[6]新华每日电讯: 破解“县中塌陷”困局,这个地方为什么能?|每日快评

[7]非凡油条: 县中塌陷,寒门还能出贵子吗?



每日互动

你是哪里的学生?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


中国最禁欲的省,被封为“抖音首都”
9月编辑部破事 | 准备卷铺盖滚蛋了,抓个人替我上班
福州爱心树被剪成“蜜桃臀”,网友:没有人可以笑着走出理发店,树也不行!



标签: 大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关于我们
聚焦企业最新资讯,助力职业经理人把握企业动向。
留言本
留言本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投稿规则
投稿规则
扫码关注
Copyright 56ceo.com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35958号-6